張立人 身心科醫師 2021/12/20 感情間的「病態溝通」,往往源自於你的成長經驗和原生家庭 「出國玩得很爽吧?你根本就是把自己的享樂,放在我的需求之上!」林先生結束一週旅行後,剛踏進家門,就聽見太太的「問候」。 林先生回想,出發前,太太說不方便請假,也體諒他的辛苦,讓他去日本玩一趟。但現在太太的意思又是:當時不該出國,該配合她延期 原生家庭 溝通
譚慧蘭 諮商心理師 2021/12/17 婚姻恐懼症:看似不負責,其實想負的責任非常多 「我覺得結婚很複雜,不是我們兩個人的事而已,還有雙方家長,結的不僅僅是兩個人,是兩個家,所以我還沒準備好要結婚……」 C與女友已經交往10多年,兩人自適婚年齡起,不斷有家族的長輩提醒結婚,但C總是告知周遭長輩「Next year」便會結婚, 原生家庭 恐婚 結婚
才煒民 諮商心理師 2021/12/15 曖昧會讓人上癮?投射效應,讓我們將對戀人的幻想套在對方身上 曖昧,實在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詞。 它代表的是兩個人關係中的狀態:有時似明、有時似暗,就像躲在被子裡偷看一本言情小說,看到正精彩處因光線不足而心癢難搔,但又怕掀動了被子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不敢輕舉妄動。 對愛的渴望,讓一切都套上粉紅泡泡的濾鏡 人 多巴胺 投射 曖昧
海苔熊 心理學作家 2021/12/14 關於愛情,或許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──愛的重新定義 一直以來,我們對愛情可能都懷抱著一種錯誤的想像。 一直以來,我們都以為,要找的是一個可以完整自己、愛得轟轟烈烈的人,我們希望感情是充滿浪漫、時時怦然,像是《步步驚心》裡的四爺與若曦,或是來自星星的都教授與千頌伊,縱使危機四伏,還是能憑藉愛, 愛自己 真愛 自我實現
海苔熊 心理學作家 2021/12/7 你總是那個為愛犧牲的人嗎?別愛到連你自己都不見! 「當時我為了他,搭了三個小時的火車來到這裡見他,我體諒他工作忙,體諒他沒有空可以理我,所以我就做自己的事情。沒想到,只是叫他幫我到街口去買衛生棉,他卻嫌麻煩。」她說。 其實,她不是愛斤斤計較,只是覺得一直以來,在這段感情裡面,自己都是默默在 安全感 愛自己 犧牲
海苔熊 心理學作家 2021/12/3 在愛裡受了傷後變得焦慮不安,要怎麼變回一個『正常』的人? 「和A在一起時,我們彼此都是焦慮依戀的人,常會互相情緒勒索,讓每天都很過得很辛苦…但這時我身邊卻出現了另一個『個性截然不同的對象B』,加上在朋友們的慫恿下,我和A分手之後,就選擇了B。 B個性隨意、不會報備、想去哪就去哪,甚至我們還會為了這 創傷 安全感 焦慮
海苔熊 心理學作家 2021/12/1 如果「愛」要在不同人之間才能滿足,你真正渴望的是什麼? 「去年我遇見了C,並對他深深著迷,旋即和前夫閃電分居、離婚,和C在一起。但他卻放不下前女友,我們經常爭吵、互相傷害,這八個月以來,讓我過得非常不快樂……但其實我瞞著C,一直和前夫有往來,我們都放不下對方,每當我看見C對我壞,我總是下意識去比 劈腿 愛自己 放不下
海苔熊 心理學作家 2021/11/30 當深愛變殺害:恐怖情人,到底要什麼?又該如何談分手 社會新聞常出現的家暴、情殺案,不論是對「斯文人」的刻板印象、「愛太快」的後遺症、或是與「暴力電玩」的關聯,都容易引起廣泛的討論。 但最讓人感到不解的是: 如果對方是你最愛的人,為什麼你還要傷害對方?如果放手能讓對方得到幸福,為什麼不願意離開 分手 恐怖情人 暴力